爱读小说
繁体版

山野神祭品(三更合一,161w-17...)(1/6)

爱读小说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52dus.cc

    朱襄不知道他家黏人的胖外甥,正要第一次在长江上坐船。

    嬴小政兴奋极了。

    嬴小政预感,自己当秦王之前,说不准去过的地方都比梦中的自己多了。可惜梦中的自己不会说话,否则他一定要好好与另一个自己吹嘘吹嘘。

    朱襄也不知道,某个好友拿着签字画押的契书,正愁眉苦脸地往南方赶来。

    太子柱知晓子楚和蔺贽让蒙武立下契书后,拿出自己的太子印章在契书上戳了一下,把契书变成了太子诏令。

    老秦王觉得很有意思,拿自己的印章跟着戳了一下,把太子诏令变成了秦王诏令。

    蒙武整个人都傻掉了。

    他那在秦国开辟家业的老父亲,十分深沉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儿子这算是傻人有傻福吗?

    原本老秦王搁置不提的将他两个孙儿当做公子政伴读的事,现在又旧事重提了。

    现在老秦王命令两个孙儿都去咸阳学宫接受教导,等学成后才能去公子政身边。虽然给了些磨砺,但已经算是认可了蒙家之后几代人的富贵。

    他们一家,全部绑在了公子政身上。

    希望公子政能平安长大,否则蒙家可能就危险了。

    朱襄公倒不是很危险。就算公子政早夭,其他秦王继承者肯定会厚着脸皮叫朱襄公舅父。

    虽然赵姬到了咸阳之后一直闭门养病,但秦王和太子柱都认可了她成为公子子楚的正室夫人。所以以后子楚的继承人,确实都可以叫朱襄公舅父。

    嬴小政从长江顺流而下,蒙武从汉水而来,他们各自押运着秦国支援李牧的物资,要在两江交汇之地建造新的城池,作为秦国攻打楚国的桥头堡。

    朱襄忙完洞庭湖的事,也要去那处新城池帮忙。

    瞅了一眼地图,朱襄乐了。这秦国屯兵之地,不就是后世武汉吗?

    鄂邑就是古武昌,武昌、汉口、汉阳在民国时期并为武汉,确实能算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朱襄加快了手中干活的速度,期待早日坐船去更远的地方种田。

    黔中郡虽说是秦国“刚打下”,其实也已经打下了十几年,基础打得较为稳当,所以朱襄帮忙屯田一事推行很顺利。

    另外一提,如今黔中郡郡守,正好是当日和李冰交接的蜀郡郡守张若。

    李冰和朱襄虽感慨张若治下蜀郡庶民洪灾之苦,但这不代表张若是个无能的官。

    相反,张若坐镇蜀郡三十余年,与伐蜀大将司马错、张仪共同主持修建成都城的人,迁关中民入蜀开垦,奠定了秦国治蜀的基础。

    蜀地几经叛乱,蜀侯几易而蜀郡郡守不易,可见张若能耐。

    张若还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将领。

    秦国灭巴蜀时,楚国趁机出兵,夺西川多处盐泉。蜀郡民间极度缺盐。

    张若跟随白起伐楚,将盐泉悉数抢回,后又同白起、司马错夺江南地(金沙江以南,丽江、姚安一带),攻入黔中郡。

    之后白起和司马错返回关中,张若留守黔中郡。

    所以,张若不仅当了几十年蜀郡郡守,还隔着个巴郡镇守黔中郡,隔三差五就要顺着长江水来回漂流,真可谓能者多劳,秦王对其信(压)赖(榨)颇深。

    所以朱襄和李冰都不可能对前蜀郡张若有什么个人偏见。张若虽不是什么爱民之人,倒也绝对是对秦王秦国尽忠尽力的能吏良将了。

    张若本以为李冰来了蜀郡,他终于能回关中养老了。他开开心心回咸阳的路还没走完,一纸调令让他直接去黔中郡当郡守。

    张若还以为李冰能接过他镇守黔中郡的职责呢。谁曾想,秦王只是砍了他一半工作而已。

    苦哈哈的张若回去探了个亲,又回到了黔中郡的工作岗位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还能和长平君再次见面。”张若苦笑。他还以为自己肯定会老死在黔中郡的土地上,没机会再次见到朱襄。

    “张公叫我朱襄即可。”朱襄道,“我还不太习惯别人称呼我为长平君,说不准张公叫了我好几声,我都没反应,还以为在叫别人。”

    张若失笑:“你叫我张公,我至少也该称呼你为朱公啊。”

    朱襄摸了摸鼻子:“其实我是庶民,没有姓氏,朱襄是我给自己取的名字,准确来说,我应该是号‘朱襄’。”

    张若道:“怪不得别人叫你朱襄公。”

    朱襄道:“所以直接称呼我为朱襄就好。我还有很多地方依仗张公。再者我和司马靳将军也算友人,张公和司马靳将军的祖父司马错将军是同辈友人,当然也是我的长辈。”

    张若不仅与司马错交好,家族中还与司马家有亲。提起司马靳,他的神情变得很柔和。

    司马错的孙子,他还抱起来丢着玩过。

    “靳儿现在可好?”张若问道,“他跟随武安君,已经很出息了吧?”

    朱襄点头:“很出息。他和我一起在长平种土豆的时候,当着君上的面边脱衣服边乱跑,被王龁将军一脚踹进了田里。”

    张若慈祥的笑容一僵。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“510274334” 立即领双份红包